南京商务快讯

当前位置:南京商务快讯 文化艺术 列表
  • 如何做好爸爸?荷兰著名童书作家阿兰德·丹姆与中国爸爸对谈

     中新网北京5月5日电 (记者 应妮)“作为爸爸,你给自己打几分”——这个问题刚被主持人问出来,嘉宾席上的爸爸们略显扭捏。这是发生在荷兰著名童书作家阿兰德·丹姆的北京读者见面会上的一幕。 荷兰著名儿童作家阿...

  • 福建唯一孔子群雕落户厦门 传承儒家文化

     中新网厦门4月28日电 (杨伏山 顾留章)福建省内唯一的大型孔子群雕——“至未园”,28日在厦门工学院落成,为这所福建省知名民办高校建校1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当天,“至未园”落成揭幕及《论语新解》首发仪式在...

  • 探访河北街头“朗读亭”:声音里可寻觅的情怀

     中新网秦皇岛4月23日电(肖光明 李洋)专业麦克风、头戴式耳机、复古桌椅等物品集中在一个呈六边形的亭子中,迈进亭子的人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 六旬雕塑师与飞天“共舞”40年:让千年彩塑“活着”

     中新网甘肃敦煌4月22日电 (记者 魏建军 高莹)“如果没有莫高窟古代工匠们留下这么多辉煌的作品,也就没有今天的我。”年近六旬的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杜永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敦煌滋养了我,我想让这...

  • 探访2019北京书市:精品旧书人气旺 换书大集成亮点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19日上午,“2019北京书市”正式拉开帷幕,不少读者拎着大号购物袋来选书。其中,精品旧书依然人气旺盛,“换书大集”则成了书市亮点...

  • “中俄文字之交”百年回眸

     如果从1872年《中西闻见录》创刊号刊出《俄人寓言》算起,俄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已经走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五四”以前的近半个世纪,俄国作家及其作品已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不过当时的译介量不多,影响不...

  • 圣祚隆长寺拆违亮出乾隆御笔石碑 3米多高嵌入墙内

     圣祚隆长寺拆违亮出乾隆石碑文保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昨日,西城区新街口街道联合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房地中心(新街口房管所),对西四北三条3号的圣祚隆长寺实施拆违和整治提升。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淹没在一间...

  • 文化网评不应被“套路”诱导

     文化网评不应被“套路”诱导  □ 覃皓珺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评论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观后感”的主观感受远大于专业性的客观点评 不知何时开始,每当大家接触到一部文艺作品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到评分网站上看...

  • 海子之死:被消费与被铭记的30年

     海子之死:被消费与被铭记的30年 1984年海子北京留影。唐师曾 摄 到2019年3月26日,海子逝世已30年。在1989年3月26日之后的这30年里,海子经历了一场全民“造神”运动。他的自杀被视为一个理想主义时代的终结,...

  • 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启动点》聚焦浙江40年变革历程

     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从浙江“包产到户”的缘起、“温州模式”的出山,到经济产权大变革;从面临转型压力,到领跑中国的互联网经济;从改革开放40年间浙江政府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革新……由浙江人民出版...